資訊媒介:資訊取得或解讀不易
Last updated
Last updated
主計處統計結果中,最近一年未捐款的原因除個人經濟因素(65%)及「從未想過要捐獻(10%)」外,其餘「捐獻將不會被有效運用(9%)」、「尚未找到值得捐獻的理由(6%)」及「不知到那裡捐獻(2%)」顯示資訊傳遞及利害相關人溝通仍有改進空間。依據喜馬拉雅基金會2009年公佈之六百大基金會名單,公益責信協會於2013年10月間針對「是否於組織官方網站提供財務資訊」進行調查 ,僅有不到9%的基金會於官方網站提供財務資訊,其餘為「沒有官方網站(20%)」、「有官方網站但無提供財務資訊(68%)」、「財務資訊非最近二年內(2%)」及「財務資訊連結無內容(2%)」等[1]。
[六百大基金會財務透明度(網路)調查]
(資料來源:公益責信協會)</center>
在這份調查中,加入自律聯盟的基金會共有58個(約10%)。雖然加入自律聯盟者少,但加入自律聯盟者提供完整報表者共14個,即佔全部有提供者的半數,顯示參加自律聯盟與財務透明公開有相當程度相關。一方面可能本身就認同公開透明理念、具有相應的財務機能及資源,另一方面加入聯盟後受到輔導約束,或二者兼有。
換個角度看,58個自律聯盟會員僅有14個(約24%)於官網公告完整財務報表,顯示資訊揭露則僅止於自律聯盟網站、未及於自身官網,對財務資訊使用者而言,資訊雖然「完整性」及「時效性」沒問題,但仍需改善「取得便利性」不足的最後一哩路。
資訊取得不易之外,解讀也頗費力。因缺乏規範應公開內容及報告編製準則,加上公益組織主管機關紛雜,多頭馬車之下致使財務資訊格式五花八門,就連台灣會計師界對於公益組織適用的會計準則目前尚無共識。財務資訊解讀本身就具專業性,然而資訊格式未統一更增添困難,如此即便資訊公開仍無法近用,實際效用大打折扣。
[1] 研究主要限制:喜馬拉雅基金會六百大名單調查方式不明確;部份大型基金會或具官方色彩、企業資助或私人遺贈,不對外募款故無網站或公告財務資訊;部份基金會或以書面如年度專刊公告財務資訊等;相關網站資訊可能有異動,本調查僅更新至2013/12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