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益觀察2014
  • 前言
  • 報告架構
  • 報告摘要
  • 關於作者
  • 國際社會焦點
    • 新自由主義與信任危機
    • 公益部門是救世主?
    • 不確定的未來
  • 全球公益脈動
    • 美國
    • 英國
    • 中國
    • 公益部門的未來
  • 台灣在地觀察
    • 公益捐款超過500億
    • 透明度不足:缺乏誘因、強制性及標準
      • 捐款人:不主動尋求資訊
      • 公益組織:未提供或僅提供有限資訊
      • 資訊媒介:資訊取得或解讀不易
      • 進展
    • 公民社會的新樣貌
  • 結語
Powered by GitBook
On this page

Was this helpful?

台灣在地觀察

Previous公益部門的未來Next公益捐款超過500億

Last updated 4 years ago

Was this helpful?

甲午:劇變的一年

1894年甲午戰爭滿清政府戰敗,割讓台灣、澎湖予日本,清廷國際地位自此一蹶不振,台灣則自此經歷長達五十年的。這段歷史記憶深刻地影響了二次戰後台灣對國家民族認同、主體性及族群意識觀念,更是近代政治及社會演變的主旋律。

二甲子後的2014,延續自的公民行動能量,學生佔領立法院長達23天並推遲了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的進程;則使政府無法迴避核四運轉議題:「一號機安檢後封存、二號機全部停工」;代表過去較重視群體、情緒壓力內向個人抒發的社會文化開始轉變;則是工業化與都巿化的兩相衝突,以及公共安全的長期疏忽;等延續前一年的食品安全風暴,更加廣泛地造成人心震盪和不安,民眾對資本家唯利是圖大加韃伐並消減對商業部門的信任;積累的社會情緒張力最後導致年底;而新任首都巿長則是面臨流水般消漲的民意以及。

短短一年內發生許多的巨型事件,涵蓋自由貿易、兩岸關係、代議民主、能源政策、環境保護、人際關係、廢除死刑、基本人權、公共安全、工業化與都巿化及食品安全等議題,幾乎每一則都極具代表性,也同時呈現了價值觀的衝擊和選擇。當然也不能忘了長期以來經濟成長分配不均、薪資停滯但物價房價高漲、中產階級逐漸消失社會流動愈形困難等,才是這些事件背後真正的大環境。

台灣對國際貿易依賴較深,全球化的影響也更為顯著。在全球因為「不平等」而掀起的對新自由主義及政治體系失能的檢討聲音,碰撞網路科技成熟的應用浪潮,於是2014在台灣掀起了千層風浪。除了做為世界的縮影,同時也可微觀政治、社會及文化在脈絡上逐漸浮現的轉變。本章將初步勾勒台灣公益部門的規模及現況,從源探討責信及透明度問題,並試著提出未來展望。

日本統治時期
太陽花學運
洪仲丘事件
林義雄反核四禁食
北捷隨機殺人
高雄氣爆
餿水油事件
九合一選舉執政黨大敗
批判
監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