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益觀察2014
  • 前言
  • 報告架構
  • 報告摘要
  • 關於作者
  • 國際社會焦點
    • 新自由主義與信任危機
    • 公益部門是救世主?
    • 不確定的未來
  • 全球公益脈動
    • 美國
    • 英國
    • 中國
    • 公益部門的未來
  • 台灣在地觀察
    • 公益捐款超過500億
    • 透明度不足:缺乏誘因、強制性及標準
      • 捐款人:不主動尋求資訊
      • 公益組織:未提供或僅提供有限資訊
      • 資訊媒介:資訊取得或解讀不易
      • 進展
    • 公民社會的新樣貌
  • 結語
Powered by GitBook
On this page

Was this helpful?

  1. 台灣在地觀察

透明度不足:缺乏誘因、強制性及標準

Previous公益捐款超過500億Next捐款人:不主動尋求資訊

Last updated 4 years ago

Was this helpful?

參點貳. 透明度不足:缺乏誘因、強制性及標準

主計處2004年的統計結果中,最近一年曾捐款的受訪者有39%表示「不太清楚」或「完全不清楚」捐款運用情形。假設這十年間捐款行為沒有重大變化,代表著2013年約有200億元捐款不清楚流向。但需要特別強調的是,「捐款流向不清楚」不代表「一定存在弊端」。OECD曾指出,因為利害相關人眾多,包括政府、捐款人、補助單位及服務對象等,而且各自與公益組織的聯結不同、要求自然不同,而這也是探討公益組織透明度時必須了解的前提。

本章節將台灣公益組織透明度情形分為三個主要面向(捐款人、公益組織及資訊媒介)分析:

  1. 缺乏誘因:捐款人不主動尋求資訊;

  2. 無強制性:組織未提供或僅提供有限資訊;

  3. 揭露標準不明確:資訊取得或解讀不易。

公益組織責信的複雜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