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益部門的未來

貳點肆. 公益部門的未來

全球各地政治、經濟和社會當下面臨的問題十分相似,在全球化及網路科技影響下,潮流或趨勢也沒有重大分歧。那麼在這些潮流及趨勢底下,公益部門將要如何處理當下的各式問題呢?

本節試以美國公益資訊平台The Chronicle of Philanthropy及諮詢機構Social Velocity分別提出的2015年趨勢預測報告[1]為框架,歸納全球公益部門發展的焦點[2]:

![nonprofit future](http://i.imgur.com/BjH8JH2.jpg) 資料來源:公益責信協會整理

共享經濟的成長

共享經濟sharing economy)是新興的社會經濟模式,主要利用網際網路的普及和社群媒體的活躍,使服務或商品更有效率地派送、分享及再利用。李開復認為更重要的是,

  • 閒置資源被激活

  • 傳統時代的資源出租和中介將滅亡

  • 資源「擁有權」和「使用權」拆分

  • 共享經濟才剛剛開始

  • 世界現在真的平坦了

中國社會AHA社會創新學院創辦人顧遠認為共享經濟有幾個主要的社會效應

  • 有助於復甦社會中正日漸匱乏的社區感。

  • 得以實現的一個重要前提是人與人之間的信任,而反過來共享經濟本身又能夠增進人與人之間的信任。

  • 有助於創造一個更加開放、多元與合作共享的社會。在這樣的社會中,整個社會經濟體系中的權力變得更加分散,而不再集中於少數供應商、生產商,和政府手中,創造出更多的合作模式。

甚至連阿里巴巴集團創辦人馬雲也認為利他主義的時代來臨

關於未來的技術,我們真正看到的是,從IT(information technology)到DT(data technology)的轉移。大家要知道,IT和DT的差異,不是技術的差異,是思想觀念的差異。 這個思想的差異,IT是使自己變得很強大,而DT是讓別人變得強大。未來的經濟和社會,一定是利他主義的、是講究分享、透明和擔當的。

對於這樣成長中的社群及公益需求,營利機構自然不會放過。公益部門必須理解並利用這個趨勢,以因應未來公益版圖的挑戰。

群眾募資的新使命,捐款人主動參與募款

共享經濟的重要元素之一便是群眾募資crowdfunding)。 今年引起社群網路旋風的冰桶挑戰(Ice Bucket Challenge)激勵捐款人以社群方式幫助募款,美國漸凍人協會在一個月之內募集達到1億美金捐款。

然而這樣海嘯式的捐款對公益組織未必是好事,群眾募資目前侷限於一次性的募捐,而不是公益部門中長期能仰賴的策略性資金來源。如同台灣網路星期二論壇關於冰桶挑戰行銷策略的討論

公益募款活動的推廣,和商業活動的行銷之間,二者的界線為何?公益組織在設計募款活動時,怎樣讓捐款者願意掏出口袋的錢,不是最困難的;更困難的是:要如何將組織的理念/方向等資訊,放進捐款人的腦袋裡。

此外,為了能提高資金運用效率,美國的群眾募資平台GlobalGiving邀請公益組織的服務對象對該組織公開評分,以確保平台勸募所得能有效發揮影響力。

群眾募資平台如果能使新的資金源源不斷地支持社會創新、而不僅是衛生紙式的衝動性消費,將會是公益部門加速進化的最佳發動機。

行政後勤費用迷思仍待破除

美國Charity Navigator等專業慈善評等機構在2013年大張旗鼓推動Overhead Myth運動,希望破除大家以後勤行政費用衡量公益組織績效的迷思,多注意它們到底實際做了什麼。

一般人常認為後勤行政成本與直接服務無關,是浪費而不是投資,但組織行政能量(infrastructure)的投資不足卻可能造成公益組織「飢餓循環」的自我實現

[公益組織的飢餓循環]

圖表來源)</center>

雖然Overhead Myth的活動成功喚醒社會大眾的關注,但最根本的問題是如何與利害相關人溝通自身的服務成效,例如如果後勤行政費用指標是不合適的,那麼應該用什麼來取代?利害相關人是否能接受?目前諸如社會影響力評估仍有許多討論空間,而這也是要破除後勤行政費用迷思的最大障礙。

關注影響力,不止於透明

延續前幾點的討論,公益部門競爭者愈來愈多、營利與非營利的界線也愈形模糊,群眾則因為科技拉近與公益組織的距離,但又不能依賴後勤行政費用這些簡單但缺乏脈絡的指標,因此建構新的評估模式勢在必行。

Charity Navigator為例,最初以美國國稅局開放資料進行公益組織評鑑,因財務數據及指標取得及計算容易,故完全以「財務責信(financial accountability)」衡量公益組織。2011年導入責信及透明度的概念,納入組織治理能力及資訊揭露情形,重點轉至「組織責信(organization accountability)」。2012年正式將服務成效評估納入指標評比,關注焦點轉為「宗旨責信(mission accountability)」,也就是組織究竟有沒有達成其宗旨。

(圖表來源:Charity Navigator)</center>

評比方式變動所傳達的真實意義是「財務績效指標」及「透明度」只是過程,未必與「解決問題的效能」直接相關[3]。 更具體地說,「捐款」在未來將更接近「投資」的概念,真正應該關心的是社會投資有沒有達成設定的目標,而目前我們剛開始注意這件事而已。

同時,服務成效評估由於量化不易且容易產生爭議,公益組織如何與利害相關人溝通、有效地提供績效證明,而又不過度加重組織的行政負擔或側重行銷手法,便成為新的課題。

領導力投資,嬰兒潮世代退場

世界經濟論壇認為解決全球危機需要遠見,但在這個快速變動的世界裡,領導是一件苦差事,Friedman說,

這樣的世界,對於領導人(leader)來說,是個很可怕的世界。因為每個領導人現在都要雙向溝通,單向溝通的時代已經結束。......這世界充滿各種雜音,臉書和推特上,每個人對每件事都有話說,不論你要領導誰,都是苦差事。

此外,嬰兒潮世代逐漸淡出群眾軸心,公益部門內在面臨接班問題,外在則是利害關係人世代交替後所展現的特性大為不同,更加深了領導者的挑戰。然而1992到2011年間,美國的基金會在「領導能力發展」的項目投資不到1%。公益組織需要解決複雜的社會問題,還要能提出佐證證明自己的社會影響力價值,完成這些事需要各種管理技能,但捐款人常假設公益組織管理團隊與生俱來這些才華而吝於支持,對於組織領導能力的投資往往被忽略,犠牲更長遠發展或效率提昇的可能性。

領導力投資並非一時半刻即可回收,需要中長期的前瞻規劃。已經開始有機構注意到發展領導能力的重要性並加以倡議,期待能有更強健、更有效率且更被支持的領導人物給公益部門帶來更多的變革及刺激。

網路治理及數位隱私權問題

如同在「國際社會焦點」一章裡提到的「網路世界崩解」風險,公益部門對科技依賴漸深,相應的風險也隨之提高。例如藉由電信網路蒐集或散播的受助人資訊所有權歸屬,將來都可能有法律上的爭議。

可能的困境

對於這幾項預測也不應過份簡化,像是共享經濟的創新與政府監管如何共存Uber在台灣的近期爭議便是一例),也有評論指出共享經濟只是變形的資本主義;群眾募資或募款人重視花招噱頭的傾向,或是新興資本工具進入公益部門會帶來什麼影響;如何評估服務績效或社會影響力仍不明確,而且避免造成被評估單位的額外負擔;菁英或分散式領導的選擇,民主或是民粹;數位隱私會不會成為「公開透明」的逆流等。這些核心議題仍有待更多細膩的實作和討論。

附註

[1] "6 Trends to Watch in 2015" & "5 Nonprofit Trends to Watch in 2015"

[2] 以美國視角出發不免以偏概全,但衡諸美國在全球公益部門的比重及新創能力,應仍有一定代表性。

[3] Charity Navigator花了超過十年的時間,才發現過去評估公益組織的方式似有偏頗且無法呈現組織的脈絡、推動Overhead Myth運動,諷刺的是它們正是這樣迷思的始作俑者。

Last updated